冒充公检法诈骗老人,需稳评发力整治

首页    公司动态    冒充公检法诈骗老人,需稳评发力整治

近日,南京江北新区的一位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的稳评事件,老人及时报警,民警帮老人拉黑了骗子的联系方式,老人惊魂未定:“骗子演得太像了,还向我出示证件。”冒充公检法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和稳评风险,此类诈骗一般分为四个步骤:第一步,骗子先以一个第三方的名义与事主进行联系;第二步,冒充执法机关等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,树立自己的权威;第三步,骗子不断更换身份,通过一系列发问和恐吓继续暗示,直至被害人相信自己;第四步,要求被害人安装用途不明的APP、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信息、申请贷款、扫码付款、提供短信验证码、进行转账汇款等稳评事件层出不穷。

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一项可行性研究调查显示:老人遭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约占总数的60%;而其中,退休高管、教授等约占一半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些文化程度高、有一定资历的老人,反而更多地被深度洗脑、被骗数额巨大。被骗老人中,真正被深度洗脑、执意给骗子汇款、被骗数额巨大的,不是目不识丁的村夫农妇,恰恰是那些文化程度高、有一定资历的高管、老总、大学教授等。老人为什么会成为冒充公检法诈骗的稳评风险群体?其原因不外乎两个:一是被骗老人较为固执。他们以前以前在家里家外做主做惯了,有一定社会地位,极度自信,要强、爱面子,觉得自己被骗很丢人,不愿问别人,不想让身边人觉得自己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,而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别人的主心骨,帮人分析解决问题,不希望自己这种形象受损。而他们越在意这些,就越固执。越固执,就容易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。二是被骗老人普遍不服老。这些老人觉得什么事都问别人,像自己“老糊涂”了一样,没有任何稳评风险意识。就算已对骗子起疑,但潜意识里仍坚持要证明自己是对的,没老糊涂。所以入套后,他们仍坚信自己的判断,听任何人跟自己说这事,都非常抵触,总觉得对方把自己当成老糊涂了,甚至说一些非常伤人的话,目的只是把子女气走,不让他们再管这事,或者怕儿女担心,不想给孩子添麻烦,宁愿自行解决。

经天咨询认为老人要防止被诈骗分子“降维打击”,就要牢记国家反诈中心的“三不一多”原则: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。一旦遭遇诈骗,就要存留好证据,如钓鱼网站、APP、通话记录、短信记录、微信/QQ聊天记录、骗子的收款账号、收款码、银行卡号及姓名、设置的呼叫转移电话号码等。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,提供骗子收款银行卡号、姓名,申请紧急止付,由警方冻结涉案账户,尝试阻止被骗资金转移,才能化解各类稳评风险。当然,老人的子女要多关心、陪伴父母,这样可以及早察觉老人的异常举动。

 

本文由经天咨询李大庆撰写

可研专家贴心顾问

 

 

 

2024年4月23日 09:57
浏览量:0